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qchicken/8da06938afc4e3a12b9502416c5be436.jpg?v=1295862293)
五臟陰經的五輸穴:
五臟陰經 |
井穴(木) |
滎穴(火) |
俞穴(土) |
經穴(金) |
合穴(水) |
肺經 |
少商 |
魚際 |
太淵 |
經渠 |
尺澤 |
肝經 |
大敦 |
行間 |
太衝 |
中封 |
曲泉 |
腎經 |
湧泉 |
然谷 |
太溪 |
復溜 |
陰谷 |
脾經 |
隱白 |
大都 |
太白 |
商丘 |
陰陵泉 |
心經 |
少衝 |
少府 |
神門 |
靈道 |
少海 |
心包經 |
中衝 |
勞宮 |
大陵 |
間使 |
曲澤 |
六腑陽經的五輸穴:
六腑陽經 |
井穴(金) |
滎穴(水) |
俞穴(木) |
經穴(火) |
合穴(土) |
大腸經 |
商陽 |
二間 |
三間 |
陽蹊 |
曲池 |
膽經 |
足竅陰 |
俠溪 |
足臨泣 |
陽輔 |
陽陵泉 |
膀胱經 |
至陰 |
通谷 |
束骨 |
昆侖 |
委中 |
胃經 |
厲兌 |
內庭 |
陷谷 |
解溪 |
足三里 |
小腸經 |
少澤 |
前谷 |
後溪 |
陽谷 |
小海 |
三焦經 |
關衝 |
液門 |
中者 |
支溝 |
天井 |
五輸穴上的俞穴和膀胱經上的俞穴有何不同:
後背膀胱經上的俞(輸)穴:臟腑經氣輸注於後背腰部的穴位,這裡的(俞)有轉輸之意。後背膀胱經上的每個俞穴,藉由按摩刺激,讓氣血可以轉輸直接通臟腑。
而五輸穴中指的俞穴,是指經氣漸盛的穴位(類別的標示),就有如古人把五輸穴中,氣的漸盛比喻成水流,從小到大、從淺入深的變化過程。
五臟六腑的母穴(原穴)介紹:臟腑元氣經過留止部位,具有調節其臟腑經絡虛實各症的功能;在中醫五行理論中,虛則補其母,找出該經絡的母穴來加強。
五臟陰經 |
母穴 |
六腑陽經 |
母穴 |
肺經 |
太淵 |
大腸經 |
合谷 |
肝經 |
太衝 |
膽經 |
丘墟 |
腎經 |
太蹊 |
膀胱經 |
京骨 |
脾經 |
太白 |
胃經 |
足三里 |
心經 |
神門 |
小腸經 |
腕骨 |
心包經 |
大陵 |
三焦經 |
陽池 |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