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經後調養方式,除了經期調理滴雞精外,還可以參考下列食補: 月經來的第1-5天適合的食補 飲料:薑棗紅糖水、芝麻紅糖飲、五味蜂密桑椹、桃仁當歸紅花飲、甘麥紅棗飲 湯品:茴香通經湯、黑豆煲鯽魚湯、山楂葵花子湯、蔘耆燉雞、芹菜益母湯 熱炒:核桃炒雞丁、絲瓜三鮮菇、菠菜炒諸肝 粥品:桂花紅豆粥、桂圓雞肉粥、八寶粥、紅花糯米粥 月經來的第6-10天適合的食補:這段時間新陳代謝加快,消化功能增強 飲料:芝麻紅糖飲、銀耳燉木瓜 湯品:人蔘芡實雞湯、何首烏杜仲雞湯、四物雞湯、鱸魚湯 粥品:小米鱸魚粥、豆漿粥、玫瑰花粥 月經若是淋漓不止、滴答不乾淨:多多食用黑木耳燉湯,黑木耳有豐富的鈣和鐵。 月經來的第11-20天:這段期間人會比較煩躁 月經來的第21-28天適合的食補:這段期間人會容易暴噪 飲料:百合蒸梨 湯品:何首烏杜仲雞湯 熱炒:鳳梨炒雞丁、馬鈴薯燒豬肉 粥品:桂圓小米粥、桂圓紅棗蓮子粥 平常若是白色白帶質稀水(脾濕型):多食韭菜(韭菜煎蛋)、蓮子(山藥蓮子排骨湯)、桂圓、荔枝、紅棗。 平常若是黃色白帶質黏稠(濕熱型):多食洋蔥(洋蔥菜煎蛋)。 以下是一般民間經前症狀群的方劑,供參考用,真的不舒服還是要遵守醫師的指示: 1. 經前症狀群方劑1:白芍15g、當歸15g、丹皮10g、槴子10g、白芥子6g、柴胡3g、香附3g、鬱金3g、黃芩3g 、生甘草3g 2. 經前症狀群方劑2:白芍10g、當歸10g、柴胡10g、白术10g、白茯苓10g、甘草3g、薄荷3g、生薑3片 3. 經前症狀群方劑3:山楂15g、紅棗30g、酸棗仁20g、蜂蜜適當 4. 經前症狀群乳房漲痛方劑4:枳殼10g、香附10g、佛手10g、青皮10g、橘葉10g 以下是一般民間改善經痛的茶飲,供參考用,真的不舒服還是要遵守醫師的指示: 1. 玫瑰澤蘭茶:玫瑰花10g、益母草10g、澤蘭15g、西洋蔘10g、香附15g+500cc水,大火煮滾後燜5分鐘,過濾藥渣後即可飲用。 2. 當歸桃仁茶:當歸15g、桃仁10g、白芍10g、西洋蔘15g、甘草8g+500cc水,大火煮滾後燜5分鐘,過濾藥渣後即可飲用。 3. 玫瑰天麻茶:玫瑰花15g、薰衣草10g、洋甘菊10g、天麻15g+500cc水,大火煮滾後燜5分鐘,過濾藥渣後即可飲用。 4. 香附天麻茶:香附15g、川芎10g、天麻15g、元胡8g、當歸8g+500cc水,大火煮滾後燜5分鐘,過濾藥渣後即可飲用。 5. 火炭母金線蓮茶:澤蘭10g、火炭母草15g、金線蓮15g、百合15g 、甜菊葉8g+500cc水,大火煮滾後燜5分鐘,過濾藥渣後即可飲用。 治療痛經有效的按摩穴道,以下這2個穴點是針對腹部養生法: 1. 足下里:膝蓋下緣3寸處。就位於胃經上,對脾胃的毛病很有幫助。 2. 三陰交:小腿內踝上3寸處,用手按會有痠脹和痠疼感。 3. 公孫穴+內關穴:公孫穴在小腿內踝上2寸處,主脾胃兩經。內關穴在手睕脈搏橫紋處中間的上2寸,是個萬能穴點,主心、胸、肺、胃的要點。